在基于高通量测序的无创产前诊断中,科学家为了提高检测准确性、并节省测序成本,想了许多办法。
检测囊泡DNA是一种新的大幅提高检测准确性的手段。
原理:
在怀孕2~3月龄时,母亲血液中约50%的囊泡是来自胎儿的。来自胎儿的囊泡中几乎是纯的胎儿DNA
相比于血浆游离DNA中胎儿DNA占5~10%的比例,所有囊泡DNA中胎儿DNA的占比要高得多
针对胎儿染色体异常,对囊泡DNA进行测序,相对于测血浆游离DNA,检出灵敏度会高许多
方法:
取得血清,用DNase酶进行处理,DNase无法进入囊泡,只能消化掉囊泡外的游离DNA。囊泡内的DNA得以保存
再用Proteinase K蛋白消化酶处理,蛋白酶把DNase消化掉
用苯酚/氯仿处理,把所有的蛋白(包括Proteinase K)变性破坏掉,同时也把囊泡的膜破掉,囊泡中的DNA释放出来
水相用乙醇/异丙醇沉淀回收DNA
对回收的DNA进行高通量测序(也可以考虑用DD-PCR或其它方法进行定量检测)
*上述方法仅供参考,不作为实验或诊断的指导意见
别的已知的提高灵敏度、准确度的方法:
测片段大小在200bp左右的血浆游离DNA
因为只有小片段的DNA才更易透过母亲与胎儿之间的胎盘屏障,进入母亲的血液中,所以母血中小片段(200bp)中,胎儿的DNA的占比会高
通过电泳/柱回收等手段,提取小片段DNA进行高通量测序
这一方法已被多家实验室采用
相关文献: http://www.clinchem.org/content/50/6/1002.short
编辑:范伟伟